晓芳窑的晓芳窑

2024-05-19 02:10

1. 晓芳窑的晓芳窑

不过,晓芳窑并非单纯追求乱真,而是尝试超越古瓷艺术之美。一些宝岛的业内行家甚至认为,晓芳窑的仿古作品往往比真的古瓷器还完美,因为现代的烧制技术和条件已远胜古人。晓芳窑各种仿古瓷器中最具特色的应属仿宋汝窑瓷。这种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名瓷充分体现出北宋皇室的特殊审美观,追求的是“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玄妙颜 色。那温润如玉的釉色中分布着若隐若现、大小不规则的开片或冰裂纹,呈现出奇妙的艺术效果,令人眼见心喜,爱不释手。其实晓芳窑仿元明清代的青花瓷、仿清 代的粉彩瓷,也是很有特色的上乘之作,但由于老画工逐渐凋零,后继乏人,这些需要画工的精品瓷日渐减少。 当年蔡晓芳有幸得到台北故宫高层的赏识,特准他近距离观摩馆藏瓷器,并为台北故宫仿制过不少经典名瓷,像台北故宫珍藏的汝窑水仙盘、温碗等,当年曾代替真品到海外参展,随即成为藏家争相收藏之物。晓芳窑仿汝瓷的成功秘诀在于其独特的釉色秘方和烧制工艺,而设在北投的窑厂是从不轻易让外人进入的。走进蔡晓芳位于北投的两层瓷器展室,仿佛进入了记 载了古陶瓷历史的博物馆,从宋代的汝、官、哥、定、钧、龙泉,到元明清代的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一应俱全。回头客和慕名前来者每天是络绎不 绝,当中不乏许多来自祖国大陆的爱好者。难得的是,蔡先生有三女一子,皆有志承继家业,并力图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今年,他们还在上海设立了门庭,其店内的陶瓷精品无半点瑕疵,几近苛求。作为台湾陶瓷界的一朵奇葩,晓芳窑多年来对中国古陶瓷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是值得肯定的。西元1975年,蔡晓芳夫妇胼手胝足地於北投创设了晓芳窑。从最初对陶瓷单纯的喜爱,到後来一头栽进这个领域直至今日,他们揉捻创造出了一颗「超时空胶 囊」,从宋朝「汝窑」的温润内敛,到元、明、清三代青花瓷的呈色及图案纹理,乃至清朝粉彩、斗彩的清亮、豔丽;以及孔雀蓝、娇黄、青瓷与各式红釉等单色釉 的再现。中国陶瓷的精髓就这麼地被包含在每一件作品里,让我们在经过百千年後仍能感知古人的气骨与神韵,此外,那对於现代(当代)性的美学苛求亦无疑地著 附现显在其精粹的造型之中。在晓芳窑的器物中,其如同玉或君子一般暧暧内含光的特质,俱十足显透出宋代以来相承的气韵与风骨。她所附带给观者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以及一种生命的潜质,而此种种均来自於晓芳夫妇对陶瓷的坚持与执念。晓芳窑一向坚持追求於作品的完美,无论在釉色、胎土、绘工、形制比例及烧窑技术上均要求达到美善的境界。也因此,其作品常受邀及代表台湾赴海外展出,将中 国精致的陶瓷文化带回世界的舞台;此外,晓芳窑更希望藉由进一步的推广,以消弭艺术与生活间之区隔,盼能将此种细致重置於每个人心灵的角落。

晓芳窑的晓芳窑

2. 晓芳窑的介绍

晓芳窑是台湾名窑,以仿古瓷闻名,其品质在台湾至今还无人能出其右。晓芳窑的主人蔡晓芳先生今已70岁了,从事仿古瓷器的烧制超过30年,已有一万多个品种,举凡中国历代各种名窑瓷器,晓芳窑都仿制过。

3. 晓芳窑的二三事

或许对旁人来说,父亲因其从事的工作之故,而显得与他人不同且甚至有点「神秘性」。但较之于我们,卸却了那层「距离」,他仍是属于生活与平凡的。不过事实上,自父亲从事陶瓷创作以来,由其所经历交游的事迹中却又显然透着某种不平凡的「传奇性」与「时代性」,或许,这一路走过的痕迹对他来说,一切都只是「自然发生的」,然而身为子女的我们,从小就见到了他对陶瓷无止尽的热忱与付出,且确信他在这个时代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当我们试着将其记忆档案重新翻起,借阅当时的记忆以及连结人事物的关系与前后秩序,此时,那个属于父母与晓芳窑的过去将渐渐地完整清晰。而这不单只是怀旧的回忆,这些点滴更能凝聚充盈自身的生命,因为那不仅是父母与晓芳窑的过去,亦是我们的过去,更是这时代的一种记忆。而今,我们试着忆起⋯⋯。蔡晓芳先生1938年生于台中县清水。其兄长们对于艺术和设计方面均多有涉猎,但家长为其未来出路着想,乃鼓励他选择台北工专电机科就读。毕业后不久,他为了想了解窑业以及进一步研究电子和电机材料用炉的知识,故于1962年进入中国生产力中心与贸易中心所举办的第一届窑业工程人员训练班。期间因表现受到肯定,遂于第二年,经日籍教授田中稔先生推介进入北投一家瓷砖窑业工厂担任技术课长。越年再通过甄试,乃赴日本国立通产省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陶瓷部深造,师事加藤悦三、金冈繁人等。返国之后仍继续原瓷砖厂的工作,并凭借着所学得的经验,一方面从事釉药研究,一方面担任生产技术指导,解决从制坏施釉到烧成的所有问题,并于这期间创造出台湾首见的窑变釉瓷砖。同时间,应颜水龙先生之邀于实践家专美工科担任陶艺老师,春风化雨近三年。在对于陶瓷那股强烈的兴趣驱策之下,使其每每在工作之余,仍继续于家中做实验。且常常就地取材,利用如鸡蛋壳、木灰、粗糠、牡蛎壳等等材料研制为釉药后做成试片,寄放于包含隧道窑、煤炭窑、美国制瓦斯窑等等不同的窑场中烧制,如此一来,便能了解各种窑场的烧结状态差异与独特之处。到了1974年,他在士林中正路213巷里的租屋处内仅只一坪(二层楼房楼梯间转角)的角落,根据经验、理论甚至想象,亲手打造出第一个窑炉,并为了测试而烧出了第一件瓷器作品。完成后,他试探性地带着烧制的第一个成品——宝石红釉杯(Ruby-red glazed cup)前往古董街寻求专家鉴赏,意外竟受到多位古董商的激赏而纷纷向他索求作品。这一件事,强化了他持续创作的动力与信心,自此,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创作,遂逐渐脱离了瓷砖方面的工作,全心致力于陶瓷创作。在1974年结束瓷砖工作之后,受聘于莺歌隧道窑场任职技术顾问与厂长,负责配釉、开工运转等等工作,不过,期间却常因某些因素干扰以致迭换工作。接着,应友人之邀合伙制作瓷器,专研于配釉与烧窑,其种类涵括各种高温红釉、钧窑、天目釉、铁釉等等。只是一年不到,在合伙人要求增资而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不得不同意离开。为了能继续创作,他在莺歌租了一间约6、7坪的小工作室,在里面放置一台拉坏机、一些二手老旧的配釉机具很克难地继续工作着,且因无力负担窑炉成本,故于邻近处租窑以暂时解决烧窑问题。而很快地,部份同业就发现他总是能烧出不同于他人的釉色,也因此他们均争恐地将自己的试片放入他的窑中烧制,并视其为标准窑。只是没过多久,工作室却屡遭不名人士侵入翻阅烧窑与配釉记录,并多有东西失窃,于是只得再次觅寻工作场所。离开莺歌之后,为了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窑,故在1975年于北投杏林三路找到一栋有院子的住处,至此始能免受外在干扰而专心创作。夫妇俩在原物料极度缺乏与取得不易的情况下,仍克服种种困难,制作出许多良品美器。起初,作品几乎为自创的各类小型器物,渐渐也接受如台湾与香港古董商的各种订制,种类从天目、钧窑、红釉、桃花红、民窑青花、越窑青瓷等等不一而足。此时并聘用拉坏师父以外的人才从事绘画与雕刻,如此更能将创作的触角延伸至更深更广之处。在这段期间,因此常至故宫研赏历代陶瓷,有一回因为神态过于投入而引起当时瓷器组组长的注意。于交谈中,蔡先生直率地表明个人的研究兴趣。正因为他那真诚的态度,始能经由该组长向上级反应,在工作人员与警卫的戒护之下,破例打开展示柜让他以最直接的方式,尽情研究赏析故宫的镇馆之宝——红釉观音瓶。数年之后,更因此机缘得以为故宫仿制历代器物赴海外展览。1977年强台来袭造成北投地区淹水成灾,一楼工作室院子到处为污泥覆盖,多年心血几乎毁于一旦,于无奈中只得再觅新所。多方打听之下始得知锡安巷山坡上有一些出租的房子,但向来只出租给外国人,不过在夫妇俩诚心的拜访后,遂得到屋主信任乃应允将房子出租。往后的数十年间为了作更多样的作品,并随着人员、窑炉设备与原料的增加,于是慢慢地将周围的房子租下。直到近年,工作室才由此地迁至八里,而将其中一栋房子改建为展示区,陈列着晓芳窑多年来的创作轨迹。时至今日,此地仍是晓芳窑与家人们共同的记忆之所。近三十年岁月里,蔡晓芳先生成就作品逾数万件,种类涵括温润的宋瓷,元、明、清三代风格各异的青花瓷,清亮艳丽的清朝粉彩、斗彩,以及孔雀蓝、娇黄、青瓷、天目与各式红釉等不可胜数的单色釉瓷,也因此被许多人誉为「当代官窑主人」。当有人对晓芳窑竟有如此多样的釉色感到不可思议时,他即常带着点童心的笑容表示其配方时从梦中得来,这听起来实在颇为「灵异」,似乎他的成就部份是来自「天授」。但说来无非是因为其镇日研究而近乎废寝忘食,偶有小睡但脑中想的念的仍尽是些配方技法,也无怪乎醒来总有些「秘方」残存脑中了。从宝石红釉杯出窑的那一刻起,陶瓷成了父亲生命中最重要也几乎是唯一的志业,其凭借着一份超乎常人的执着、努力与使命感,终日不断地试炼陶瓷的土性、釉色与火候等等,并耐心地守候着一座座亲自设计的窑炉,然每一次的日夜守候,不只是焠炼着窑炉内的器物,更是在焠炼自己的心志,而窑内炙热的焰火和他对陶瓷的热情则由此紧密地交融成长着。虽然他当初只是凭着单纯的热忱与兴趣开始这项工作,但从这微小的源头所汇集出的却是一项跨越时代的成就,而晓芳窑在夫妇两人全心的带领之下,不仅能让千年至今的历代名窑菁华跨越时空于当下重现,更能使观者在接触它们之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窑火与我们所传递出的挚切的温度与脉动。

晓芳窑的二三事